我得了中耳积液怎么办?

医网微信 扫一扫

微信号:ewsos1
手机扫一扫
关注医网官方微信
随时关注健康

医网摘要:患者提问:我得了中耳积液怎么办?●患者性别:男●患者年龄:34●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:自2007年2月我的双耳有闷塞的感觉,去医院检查,医生说是鼻炎引起的积液,然后鼓膜穿刺、导管吹张,滴鼻液和鼻炎片治疗会好,但是大约一个月还会复发,这样反复发作很是苦恼。其中做过鼻咽部活检和鼻内窥镜,结果是慢性鼻炎和鼻下甲肿大,我想请问这个病严重吗?怎样治疗?●病史: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医生回答,只能...

耳 问答导读 

我得了中耳积液怎么办?,病例分析,治疗方法参考请浏览相关页面,  患者发问: 如果是咽骨管发言导致的耳鸣,能医治好吗?医治过程复 如果是咽骨管发言导致的耳鸣,能医治好吗?医治过程繁杂吗? 大概必要多久,用什么办法? 因为身在外洋,以是想懂得这个信息,谢谢 ●患者春秋:19 ●患者性别:女 ●病史:鼻炎 大夫答复,只能参考: 音频回复你另有什么不明确欢迎再次提出 ,......

耳鼻喉说,鼻息肉的医治越早越好,要想提前医治鼻息肉,就要先了解鼻息肉的症状,早发明早医治。是鼻炎的一种,不少鼻息肉患者以前都不了解鼻息肉的症状,延长的最佳期间。省病院耳鼻喉说,鼻息肉的医治越早越好,要想提前医治鼻息肉,就要先了解鼻息肉的症状,早发明早医治。鼻息肉患者多有连续性鼻塞,为何会鼻塞呢?省病院耳鼻喉说,鼻塞是因为鼻腔内毛细血管流通不畅,导致毛细血管膨胀引起鼻塞,还可能会有嗅觉,...

医网耳鼻喉百万问答,请浏览相关频道。

 

患者提问:

我得了中耳积液怎么办?

● 患者性别:男

● 患者年龄:34

● 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:自2007年2月我的双耳有闷塞的感觉,去医院检查,医生说是鼻炎引起的积液,然后鼓膜穿刺、导管吹张,滴鼻液和鼻炎片治疗会好,但是大约一个月还会复发,这样反复发作很是苦恼。其中做过鼻咽部活检和鼻内窥镜,结果是慢性鼻炎和鼻下甲肿大,我想请问这个病严重吗?怎样治疗?

● 病史:无

 

 

 

 

 

医生回答,只能参考:

中耳积液即在中耳腔隙里积存液体,各种不同的病因会产生不同性质和色泽的液体,可通过耳镜检查或鼓膜穿刺抽取得到证实和鉴别。它是体征,不是独立的疾病,也不是症状。常见的积液有以下五种: 1.淡黄色液体。这在分泌性中耳炎中最为常见。疾病早期为浆液性水样淡黄色液体,以后变为混浊粘稠,后期因含有高分子蛋白质而呈胶胨状,称为胶耳。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耳闭塞感,耳鸣与听力减退。对一侧性久治不愈者宜检查鼻咽部,排除鼻咽部肿瘤的存在。 2.清澈无色液体。外伤性颞骨骨折并发脑脊液耳漏,如鼓膜完整者,漏液聚集于鼓室。如在镫骨手术后可继发外淋巴瘘,外淋巴液积于鼓室内。实验室检测和外伤,手术史可资鉴别。 3.棕褐色液体。由特发性血鼓室所致,鼓室内有棕褐色液体,内含有铁血黄素,鼓膜蓝色或蓝黑色,称蓝鼓膜。 4.血液。鼻出血患者吞咽时使鼻咽部血液流入鼓室,称为鼓定积血,早期鼓膜红色,陈旧者为蓝黑色。 5.脓液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内聚集脓性渗出物,鼓膜充血向外膨出。如鼓膜溃破后脓液自穿孔流出。 清除中耳积液: 1.鼓膜穿刺抽液:用针尖斜面较短的7号针头,在无菌操作下自鼓膜前下方或下方刺入鼓室,以空针抽吸积液。必要时定期重复穿刺抽液,积液为粘液或胶状者,可用α-糜蛋白酶(5mg)溶液先注入中耳少许,待5~10分钟后,再注入其余溶液,稍加压慢注,常可冲洗出多量粘液或粘胶液,每周2次。 2.鼓膜切开术:液体粘稠,穿刺抽吸无效者,可作鼓膜切开术。鼓膜切开后吸尽鼓室内液体,积液粘稠者,可注药液入鼓室,如α-糜蛋白酶、透明质酸酶及50%尿素等。 3.鼓室置管术:分泌物粘稠,经上述处理无效;病情迁延,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;或估计咽鼓管功能不能于短期内恢复正常者,可经鼓膜留置通气管(内径1~1.2mm的T形管或扣眼硅胶管)。通气管留置时间久暂不一,待咽鼓管功能恢复,即可取管。

 


耳 其他文章阅读 

  ,前组包含上颌窦,额窦,前组蝶窦:后组为后组筛窦和蝶窦.建议中药粉剂医治,你可以到中医咽喉科用舒风通络,健脾除湿,益气通窍,活血化淤,软坚散结,等中药粉剂直接作用到鼻腔,联合外敷中药,既不手术,效果很好,无毒副作用. 大夫答复,只能参考: <P>鼻窦按其所在颅面骨定名,共4对,分前后两组,前组包含上颌窦,额窦,前组蝶窦:后组为后组筛窦和蝶窦.建议是手术医治.</P> ...

或大声发言,尤为在感冒及月经期,应注意防止发声委顿。有关声带小结的事宜就为您先容到这里。当患者在医治的时候必定要选择正规的病院,治愈才有保障。如今采纳低温等离子技能是最有效的医治办法。如果您另有不清楚之处可以咨询本院在线或者复电垂询:舒适提示:病院属国家医保定点单位,凡参保职员,持卡就医及时结算,无需定点选择,均可报销。咨询德律风: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按照大夫诊断


本文来源: http://www.ew86.com/ebh/20120216/522530.html

责任编辑:liuwei

最新保健资讯
疾病相关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