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痛人流广告骗了多少无知少女

医网微信 扫一扫

微信号:ewsos1
手机扫一扫
关注医网官方微信
随时关注健康

医网摘要:琳琅的人流广告让很多年轻女性以为人流是件容易的事情,有不少“慕名而去”的是未婚先孕或是首次怀孕者。那么,这些人流技术是否真那么神奇,可使女性睡一觉便可解除意外之孕的烦恼?

  翻开报纸,打开电视,还有马路上行走的公交车上,到处都是宣传各种人流高新技术的广告:“流产没痛苦,睡一觉便解除意外怀孕烦恼”;“新一代人流技术宫腔镜取胚术———人流的最高保障”;“超导可视人流,安全无痛苦”……真是好一派人流医学发展的繁荣景象。
  
  这琳琅的广告让很多年轻女性以为人流是件容易的事情,有不少“慕名而去”的是未婚先孕或是首次怀孕者。那么,这些人流技术是否真那么神奇,可使女性睡一觉便可解除意外之孕的烦恼?
  
  噱头一:超导可视人流
  
  ———根本看不清,医生只能凭感觉刮宫
  
  所谓的“超导可视”,听起来似乎很先进,就是整个人流的手术过程都在可视的条件下进行。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子宫的损伤。开展这种手术的医院宣称该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人流技术,手术不用扩宫,用微管在3分钟内彻底吸出孕囊,不接触子宫壁,对人身体没有因手术碰处带来的伤害。所以术后在医院观察30分钟就可以自行回家。不耽误您的正常工作和学习,不影响今后的生育,安全彻底。
  
  但在实际操作中,无痛可视人流是很难做到的,也根本看不清的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沈慧敏表示,“我们医院已经不用这种仪器了”,由于空间感难操作,可视探头紧贴宫腔内时看不清状况,血液也容易污染摄像头,所以最终还是医生凭感觉经验进行刮宫人流。
  
  所以说,超导可视人流操作方法其实跟普通无痛人流没有太大差别,仍然存在盲刮盲吸的问题。沈慧敏说,吸宫不全、漏吸等情况一样不可避免。
  
  噱头二:无痛人流
  
  ———术后还会痛,并发症一个都不会少
  
  所谓的“无痛人流”只是减轻受术者的痛苦,由它引发的并发症(诸如子宫穿孔、不完全流产、细菌感染等)几率并不少于其他方式的人流。实际上,无痛人流的操作方法与普通人流一模一样;因为都需要扩宫和刮宫,所以同样会对宫颈和子宫内膜造成影响。有的年轻女性误以为“无痛人流”就不会带来人工流产手术的并发症,反复地怀孕后再来做无痛人流,其实风险很大。
  
  因为人流总要吸宫或刮宫,术中子宫内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,术后要有一个慢慢恢复的过程。沈慧敏提醒说,无论多好的设备,医生的技术多高明,都不能减少短时间内多次人流的危害,一样可能导致继发闭经、月经量减少、盆腔炎症,甚至终身不孕。
  
  噱头三:“宫腔镜取胚”———一样有风险
  
  在各式宣传的人流新技术中还有一种“最新且最先进“的人流方式,那就是宫腔镜(或称内窥镜)取胚术。记者发现这也是众多医院宣传中价格较贵的,基本都要上千元。
  
  广州女子医院计划生育中心刘喜荣主任解释:本术式是在可靠麻醉下,经阴道将宫腔镜置入宫腔,直视观察胚胎的位置和状态,并可通过操作孔摘取出胚胎和附属组织,再用导管冲洗双侧输卵管,最后用气囊压迫宫腔。“宫腔镜取胚术就是运用其优点开展的新一代人流技术,具有无痛、手术时间短、恢复快、并发症少等特点,是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首选术式。该手术直视、无痛、微创、集诊断与治疗为一体的优点,有效防止子宫穿孔、残留出血、继发不孕、反复自然流产等并发症……”
  
  由此看来这可是近乎完美的技术。但省妇幼保健院的一位指出,宫腔镜检查要扩宫至约6-7号管的大小,跟平常的人工流产差不多,还要进行膨宫。而怀孕妇女的子宫内壁充血,如果进行膨宫会有较大危险性,从医学的角度而言是禁止的。还提到,宫腔镜并不是绝对安全,它也可能引起宫颈损伤、子宫穿孔、静脉空气栓塞等多种并发症,一样有风险。
  
  提醒人流手术不能图便宜
  
  一些医院经常做各种各样的优惠卡,还有很豪华的会员卡、现金卡,面值都是上千元的,里面有钱,你去医院看病可以抵值,但实际上羊毛出在羊身上。而且想人流之类的手术岂可因为便宜优惠而随意做。
  
  此外,有业内人士提醒,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医院,医生和医院为了追求利润,常会使用一些科技噱头欺骗患者,至于手术用了什么“尖端”技术、有没有扩宫,医生可以随便说,因为麻醉状态下,患者根本无法知道到底用了些什么。
  
  有一些所谓的“无痛人流”门诊为了降低手术成本,有时候会以镇痛或减痛的药品来替代静脉麻醉。真正的“无痛”必须要采取麻醉的措施,一支麻醉剂的成本上百元,而且麻醉过程必须配备专业的麻醉师,这无形中又增加人力成本。为了省下这笔开支,这类门诊会混淆“无痛”与“减痛”的概念,以成本非常低廉的减痛药来代替静脉麻醉,使得受术者花“无痛”的钱,但仍旧饱受手术的痛苦,更加重要的是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。
本文来源: http://www.ew86.com/rl/20151020/1190224.html

责任编辑:肖秀燕

最新保健资讯
疾病相关资讯